生命的起源
流傳較為廣泛的有葫蘆生與糞生故事。
葫蘆生
在遠古時代,有一天從天上掉下了一顆葫蘆,裂開之後,從葫蘆裡走出了一對男女,這一對男女的後裔就是現今的布農族人。
糞生
遠古時代有兩個洞穴,Naihai蟲將糞便做成球的形狀,然後投入兩個洞裡,其中一個洞出現一位男人,另一個洞出現一位女人,兩人成長後結為夫妻,生下子女後繁衍成為各社群祖先。
布農族的遷徙過程
從台南及鹿港遷徙到南投、名間、集 集和水里一帶之「Lamungang 時期」。 |
慢慢遷徙到祖先居住地中央山脈 「asang daingaz 時期」。 |
|||
順著中央山脈中段(玉山附近)向 花蓮、台東及高雄地區的遷徙 |
1930年代日本實施「集團移住政 策」後,移至現今布農族分布之 地區。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因日本政府強勢將布農族人領地公有化,山地軍事統治化,遭致反抗;重大事件有大正3年(1914)「大分事件」、大正5年(1916)「丹大事件」、昭和7年(1932)「大關山事件」等,此促使政府施行「集團移住」政策,加上南洋戰事上軍糧的需要,將布農族遷移至海拔較低、地勢較平緩,強迫水田的開墾。
國民政府時期
1948年頒布臺灣省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隨後並推行山地三大改造運動,包括山地生活改進運動、山地育苗及造林運動等,除了將山地保留地歸為國有,並規定山地保留地在辦理土地總登記之前,山地人民不能將所使用之地及地上建築改良物或其權利,作為典賣、質押、交換、贈與、租貨、售賣青苗及與平地人民合夥經營之標的。
延攬布農族人守護山林
為園區內深山巡查、調查研究與救難等各項工作所需,聘用園區卓溪鄉、梅山村、東埔村等部落熟悉山林之布農族青年約30位,擔任保育巡查工作,此為原住民與國家公園共管的開始。在長期管理、共同守護生態環境之下,陳有蘭溪、荖濃溪、拉庫拉庫溪等園區核心區域,使棲地更為完整。
▲ 北部武崙族分布圖
保育與傳統的拉鋸
因早期國家公園是以執法為主的管理,在禁止事項中造成部落生活文化衝突,尤其以開墾及狩獵採集問題,引起布農族人反彈。當時因對於布農族文化未深入了解,以及由國家公園警察強力查察,使得嫌隙越深,此需要長期之宣導與溝通,雙方以互信及互利原則之下,逐漸讓保育紮根,也讓部落可以了解保育工作,為永續經營的唯一方式。
建立對話的共管機制
為化解衝突增進彼此溝通與了解,本處運用政府資源與地方住民共同發展,創造和諧共處之機制。奉內政部令,於99年4月19日派任成立「玉山國家公園區域內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會」,邀集轄區內部落代表,定期召開會議進行協調資源利用。
玉山國家公園致力於人文內涵的傳承,歷年來除了進行原住民族相關研究外,同時也蒐集布農相關音樂、文物及傳說故事生活習慣調查,製作成書籍或影音光碟,希望藉由錄製聲音、拍攝影像及文字紀錄的方式,讓布農先祖們的文化遺產能夠流傳下去。
布農樂章
為了將口授心傳的祭儀,完實的紀錄保存,藉由拍攝影片,將布農祭典及生命禮俗的影像重現,包含開墾祭、播種祭、趨疫祭及射耳祭等等祭儀,以傳承布農文化。
布農之歌
玉山山腳下的布農之歌,是玉山和布農族的故事,一遍遍的傳唱到全世界,喚醒人和自然親密共存的永恆關係。
戀戀布農
這本書籍可以了解布農生活及文化,同時遊覽本處梅山遊客中心旁的布農文化展示中心,達成無距離的身歷其境之感。
布農音樂
本書採用田野調查方式,採錄全國60餘個布農族村落之傳統歌謠及樂器,及其相關文化背景,同時也嘗試採用以布農語翻譯成羅馬拼音,對照中文編排方式,可做語言傳承。
布農
這本書是管理處同仁利用公餘時間,
進行布農傳統生活及傳說故事的田野採集工作,
利用口述方式轉化為文字及圖像,
彙編成一段段各種生活傳說故事。
我用生命唱歌
以有聲書的方式,將布農族的傳統音樂、族群遷移史及其生活文化,由布農老人娓娓道來。特邀對布農族音樂研究甚深的吳榮順教授與其團隊,並由布農人參與翻譯工作,增加了文化傳承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