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形象標章

Menu
玉山群峰線

八通關越道

八通關越道                                         背景森林圖
一條穿越古今的美麗古道

八通關越嶺道的興建 1918~1921

「八通關越道路」,為日人於1921年實行理蕃政策及連絡臺灣東、西部的交通闢建完成的步道。由南投縣東埔登山口橫越中央山脈至花蓮山風登山口道路,全程共約96公里。

日人興築八通關越道路之目的,除聯絡東西部交通外,更著眼於加強對深山原住民的統治與「教化」,並進行林野自然資源的開發。故沿線設置眾多警官駐在所的相關設施,並在華巴諾與托馬斯等地設置三吋速射砲、山砲與機槍等重武器,以壓制布農族人。但日本官方強勢的作為,反而激起布農族人的激烈反抗,為增派軍隊血腥鎮壓,八通關東段駐在所曾多達40幾處。

A. 八通關越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原貌 B.八通關越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現況

A. 八通關越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原貌
    (引自東台灣展望)

B.八通關越道路開鑿殉職者之碑現況
   (林一宏攝)

1910年代馬西桑社壯丁
▲ 1910年代馬西桑社壯丁(引自台灣殖民統治史)

興建道路之前置作業;地形測量
▲ 興建道路之前置作業;地形測量(引自理蕃概要)

清朝八通關古道的修築 1896~1918

1874(同治13年)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為因應日軍侵臺行動,由沈葆楨奏請開山鎮撫,並勘察台灣全島地形,開發北路、中路、南路等3條橫貫道路,「中路」即是第一級古蹟「八通關古道」。由總兵吳光亮負責闢建,1875年率兵千餘人由竹山林圮埔開山東進,經鳳凰、鹿谷牛轀轆、八通關、大水窟,穿越拉庫拉庫溪北岸地區,抵達璞石閣(玉里),全長約152公里,為清八通關古道。

八通關越嶺古道文化資源分布圖
▲ 八通關越嶺古道文化資源分布圖


日人修築之越道路與清領時期之八通關古道,路徑完全不同,而且幾乎完全沒有重疊之處,例如清八通關古道東段選定拉庫拉庫溪北岸闢建,而八通關越道路則選擇南岸迂迴繞行。


▲1924年八通關越道 東段沿線的駐在所多達40處

背景圖八通關駐在所遺址

阿桑來戛教育所的教師與學童 20世紀初期阿桑來戛部落正中央木屋 為警察駐在所
阿桑來戛教育所的教師與學童
(引自東台灣展望)
20世紀初期阿桑來戛部落正中央木屋
為警察駐在所(引自台灣殖民地統治史)
阿桑來戛社家屋遺址 阿桑來戛駐在所平台遺址
阿桑來戛社家屋遺址
(顏亮平攝)
阿桑來戛駐在所平台遺址
(顏亮平攝)

阿桑來戛(Asangdaigaz)駐在所

 

阿桑來戛為組合字,係由”asang”(部落、社、群)與“daigaz”(大)組合構成,為「大社」或「大的族群」之意。據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研究指出,此地是南投布農人東遷的第一個據點。

 

1915年爆發布農壯丁輪番圍攻駐在所的「阿桑來戛事件」,駐在所也因此而撤除。八通關越道路竣工後第4年,才又在原址上重建辦公廳舍。該駐在所附設乙種蕃童教育所,學生來自附近塔落木社(Tadarum)及阿波蘭社(Abursn)。

佳心(Kashin)駐在所

佳心部落屬喀西帕南社轄區。此地以巒氏族為主,自蕃地地形圖上標明(Hahavi)的地點,沿八通關越嶺道兩側,標高介於650至930公尺之間山腹。

 

佳心駐在所位於稜線平坦處,地形十分險要,除了駐在所辦公室以外,附設7戶的官舍,同時還附設教育設施「佳心乙種蕃童教育所」、以山產交換日用品的「佳心蕃產交易所」,以及提供醫療的「佳心療養所」等理蕃設施。

 

佳心下方為布農族Istasipal家族的舊聚落,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在2017年11月於卓溪鄉招募Istasipal家族等,於家屋原址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式與構法,修復完成符合當代建築規範與布農族文化特色的石板屋。

A. 佳心駐在所遺址現新建涼亭設施  B. 於佳心家屋原址重建傳統家屋

A. 佳心駐在所遺址現新建涼亭設施(顏亮平攝)                      B. 於佳心家屋原址重建傳統家屋(顏亮平攝)

佳心教育所前方合影
▲ 佳心教育所前方合影(引自東台灣展望)

東段首都大分駐在所

號稱「東段首都」的大分駐在所,設立於1911年底。此地設有蕃童教育所、教員官舍、公醫診所及高等小學校。1915年大分事件爆發,駐在所建築物也被焚毀,1920年大分駐在所復設,後期山區內僅有日本警察及眷屬居住,1944年駐在所遭到裁撤。

戰後該舊有建築物充當林務局護管所使用,亦有原籍大分社的布農人從山下返回此處定居,但1992年一場不明大火,將大分駐在所殘存建物焚毀殆盡。而2002年本處興建山屋供登山客使用。

A. 引自東台灣展望 B. 大分彈藥庫
A. 引自東台灣展望
B. 大分彈藥庫(顏亮平攝)

大分駐在所平台
▲大分駐在所平台(引自東台灣展望)

駐在所建築物配置圖
▲ 駐在所建築物配置圖(林一宏繪)

大分橋

大分鐵線橋是大分地區的門戶,興建於1920年秋季,橋長100公尺,檜木組立的橋門。1950至60年代林務局在大分設立護管所,為便利通行,曾進行部分整修,但2000年8月碧利斯颱風過境,造成毀損,本處於2003年完工新建大分吊橋。

駐在所建築物配置圖
從溪谷仰望大分橋(李國玄攝) ▲

傾倒的大分橋東側

大分橋西側

傾倒的大分橋東側(顏亮平攝) 大分橋西側(顏亮平攝)

大分小學與蕃童教育所

位於大分平台的第三階,大分蕃童教育所在北邊,是原住民小學;大分小學則在南邊,為日本人子弟就讀的學校。兩所學校中間有石砌圍牆隔開,由警察充任教員,住在兩校中央的木造官舍裡。大分小學的建築物規模比其北側的大分蕃童教育所還要大。

大分教育所師生合影
▲ 大分教育所師生合影(引自東台灣展望)

古道遺址煙沒於林野的馬西桑支線

太魯那斯駐在所

talunas,布農語表示為「細竹」的意思,漢譯名為「大崙坑社」。太魯那斯部落群位於米亞桑溪東岸各支稜稜線上,這裡的布農族約在1860年由那那托克社3戶30人遷居此地。日本人於1914年(大正3年)在此建立駐在所、醫療所、蕃童教育所。1915年大分事件爆發後,此地即遭到圍攻,警備員倉皇逃到南投後,駐在所關門大吉,於1922年才又重新復設醫療所及蕃童教育所。

駐在所辦公室建築物外觀留存,規模僅次於華巴諾駐在所,是拉庫拉庫溪流域沿線中極為重要的建築文化資產。

A-B. 駐在所內部

A-B. 駐在所內部(李國玄攝)

近來因民眾通報駐在所上方有風倒木重壓,恐雨季或颱風對駐在所造成損壞傾圮。本處於110年2月召集專業之攀樹團隊及卓溪鄉登山協會協助危木伐除及簡易的建物丈量工作,以提供文化資產基礎資料及八通關古道經營管理評估參考資訊。

太魯納斯駐在所
▲ 太魯納斯駐在所(李國玄攝)

背景圖

駐在所遺址
駐在所遺址(林一宏攝) ▲

駐在所前合影
▲ 駐在所前合影(引自東台灣展望)

馬西桑駐在所

馬西桑為布農語「山背」或「山陰」之音譯,是越嶺道馬西桑支線的終點。太魯納斯到馬西桑在地圖的直線距離不過2.8公里,馬西桑亦為第一代駐在所之一,建築相當華麗,但1940年因集團移住,布農居民全數遷出而再度遭到裁廢。

駐在所平台已被高密度芒草淹沒,建築物亦倒塌,僅留下一些鐵線、鐵皮與角木。

古道遺址南北砲台鎮壓

華巴諾駐在所與砲台

華巴諾砲台位於稜線上,可俯視伊霍霍溪谷及拉庫拉庫溪谷,火炮射程涵蓋許多重要的布農部落。此處建有2階平台,建築物4棟,是八通關越道路東段上僅存有建築物的駐在所之一,砲庫內還遺留著帝俄造的三吋速射砲,除了見證日警高壓統治原住民外,更是日俄戰爭的實證。

1. 駐在所官舍(林一宏攝) 2. 駐在所辦公室內部 3. 帝俄陸軍三速砲

1. 駐在所官舍(林一宏攝) 2. 駐在所辦公室內部(林一宏攝)
3. 帝俄陸軍三速砲(林一宏攝)

操砲演練
▲ 操砲演練(引自東台灣展望)

野砲諸元圖解
▲ 野砲諸元圖解(國立台中圖書館藏書)

1. 殘存刺網 2. 木造熱水爐遺址 3. 背竹管到駐在所取水的婦女

1. 殘存刺網(楊金燕攝)
2. 木造熱水爐遺址(李國玄攝)
3. 背竹管到駐在所取水的婦女(引自台灣殖民地統治史)

托馬斯駐在所全景
▲ 托馬斯駐在所全景(引自東台灣展望)

托馬斯駐在所

托馬斯是當年規模僅次於大分的重要駐在所,雄踞於塔達分溪谷北岸,托馬斯大崩壁的上方,地勢險要,同時設有砲台,與華巴諾一北一南,鎮壓米亞桑、太魯納斯與大分地區的布農人。

駐在所的平台有3階,駁坎雄偉而完整。日本時代除了駐在所辦公室、官舍之外,還附設療養所、香菇乾燥室等「教化撫育設施」。從大分到托馬斯需要一日行程,而從托馬斯再一日便能翻越中央山脈到達八通關駐在所,故此地也附設稱為「客間」的招待所,供行旅與登山者借宿。

從托馬斯俯瞰意西拉段
從托馬斯俯瞰意西拉段 ▲
(引自東台灣展望)

布農族抗日事件

日本人治台期間,因「銃器收繳」:日警強行收繳布農人賴以謀生的槍枝,點燃了全面性的反抗,

於1915年開始上演了一幕幕無數的布農人抗日事件,

著名的包含:「喀西帕南事件」、「小川事件」及」「大分事件」。

大分事件

1915年2月23日,警手大脇為一交班時,遭到一發子彈射穿前額,隨即又射來20餘發子彈,所內警員緊急備戰,拉開了大分事件的序幕。3個月後,以大分社頭目拉荷阿雷、阿里曼為首的壯丁56人,選在凌晨的用餐時間襲擊大分駐在所,造成12日員警死亡,大分事件的後續影響至為深遠,乃醞釀另闢新路以便直搗大分以討伐「兇蕃」,開啟了八通關越道路路的興建。

大分事件紀念碑
▲ 大分事件紀念碑
(引自蕃界稗史殉職秘話)

納靈之碑
▲ 納靈之碑 (顏亮平攝)

1. 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碑 2. 剛落成1年餘殉職者碑3. 日警臨時設置的討伐戰指揮所 4. 武器收繳

1. 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碑(李國玄攝)
2. 剛落成1年餘殉職者碑(引自東台灣展望)
3. 日警臨時設置的討伐戰指揮所(台灣殖民地統治史)
4. 武器收繳(台灣蕃界展望)

喀西帕南事件

1915年5月12日,有5名布農人進入駐在所,一如平常聲稱要協助貨物搬運,時值警備員用餐時間,突然為首者大聲喊叫發出信號,近百名壯丁同時襲擊駐在所,有10名警員被殺害並馘首,駐在所亦被燒毀。僅有一名警員躲藏於竹林內,未被發現撿回一命。

該事件遠因為「沒收槍枝」。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雷厲風行推動五年理蕃事業,以全面收繳原住民武器為主軸,對於抗命不繳武器的部落,則派武裝警察隊鎮壓。而這個行動也開始影響到喀西帕南的族人。

近因則是「刑求」。喀西帕南事件發生前,日本警察帶領部落的領袖到花蓮港參觀現代化武器,卻在回來的途中,將Bisazu等族人刑求「Pa-anakanLipung(刑求)」,造成布農族人對日本人的仇恨。導致喀西帕南事件發生。

古道新生

 

日八通關越道新生

玉山國家公園自1985年成立以來,經營管理初期以路基整修與棧橋維護為主,並先後改建鹿鳴、山風及黃麻等少數吊橋。

1987年    內政部公告指定八通關為第一級古蹟。

1990年    將山風至瓦拉米一段整修完成,開放做為玉山國
      家公園東部園區的遊憩重點;西段東埔至大水窟
      步 道,因已是重要的登山路線且路況較佳。

1998年    開始密集整建瓦拉米至大分段的越道。

2005年    完成了東段初步的八通關越道東段沿線有14座吊
      橋整修工作,舉辦了「貫古穿今-八通關越嶺古
      道重現典禮」的系列活動,對外宣示越道已貫通
      可行,之後開放給登山登山健行。

背景圖

背景圖

背景圖

落成典禮

▲ 落成典禮

倒木移除作業 鋼構拓寬路基工法
倒木移除作業 鋼構拓寬路基工法

八通關越道山屋功能類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登山避難山屋,包括樂樂、巴奈伊克、大水窟與瓦拉米四座山屋,一為研究類型山屋,包括觀高、大分與抱崖等三座工作站。

八通關越道常見的步道整修工法有疊石路基、鋼筋補強路基、倒木移除及橫版路基等等方法。

棧橋為步道整修工程之小型橋梁結構通稱,八通關越道棧橋型式分類,依各式棧橋結構型式出現年代遠近,區分為先後六代棧橋型式:便橋、木構棧橋、鋼管棧橋、西段型鋼棧橋、東段型鋼棧橋與新式型鋼棧橋。

1.改建後大分研究站(李國玄攝)  2.大水窟山屋已毀於颱風(林一宏攝)  3.第1代棧橋(遠古至今)  4.第4代棧橋

1.改建後大分研究站(李國玄攝) / 2.大水窟山屋已毀於颱風(林一宏攝) /
3.第1代棧橋(遠古至今) / 4.第4代棧橋

八通關越道的新風貌

拉庫拉庫溪的人文與歷史

玉山國家公園拉庫拉庫溪流域兩岸山勢峻偉高崇,森林植被原始蒼鬱,河道不寬,其支流闊闊斯溪、塔達芬溪、米亞桑溪、馬霍拉斯溪、伊霍霍爾溪、馬嘎次託溪、塔洛木溪、黃麻溪等,為秀姑巒溪重要之上游溪流,拉庫拉庫溪流域兩岸為布農族重要之文化遺址,南岸為八通關越道;北岸為清朝八通關古道之道路。

日治越道
▲ 日治越道

大分研究基地

從南安部落開始就可進入八通關越道,玉山國家公園這幾年整修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抱崖山屋、大分山屋、大水窟山屋等,提供登山住宿,依照日治時期修建橋梁設施,如山風一號、山風二號、黃麻溪、瓦拉米等15座吊橋,將大分山屋規劃為重要的研究基地,提供台灣黑熊、魚類及植物等研究使用。

A.多美麗駁坎  B.瓦拉米山屋  C.大分山屋山  D.風一號吊橋

A.多美麗駁坎 / B.瓦拉米山屋 / C.大分山屋山 / D.風一號吊橋

拉庫拉庫溪流域

▲ 拉庫拉庫溪流域

清朝古道
▲ 清朝古道

辦理解說與導覽,解說生態廊道建置
▲ 辦理解說與導覽,解說生態廊道建置

南安有機農業

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前有一片如新月般的稻田,近來成為許多遊客打卡的秘境。多年來布農族人在這片祖先留下的土地辛勤耕作,並努力守護傳承部落的傳統文化。103年開始與玉山銀行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以及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合作,輔導南安部落農民轉作生態有機農業,讓這片土地生機蓬勃,甚至於田區生態調查時出現臺灣東、北部溪流的特有種淡水魚類─菊池氏細鯽,令人驚喜。

營造適合菊池式細鯽棲地環境
▲ 營造適合菊池式細鯽棲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