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河流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當滴雨由天而降,它可能直接落入海洋、溪流或湖泊中 ,亦可能被樹葉承接,而漸次地滴落土壤。土壤中的水分一部分供植物生長吸收、蒸散或直接蒸發,一部分則滲匯成溪澗,而小溪、而大河,因此清澈的水源來自具多層次森林保護、水土保持良好的集水區。
臺灣島嶼地形東、西差異甚大,西側水系流路較長,東側則短促,中央山脈為全島水系之主要分水嶺。在玉山國家公園西側的河流以八通關及塔塔加鞍部為分水嶺,南有荖濃溪、楠梓仙溪、拉庫音溪等高屏溪上游之主要支流;北為陳有蘭溪、郡大溪及沙里仙溪等濁水溪上游主要支流。而在東側,則有發源於中央山脈東側之拉庫拉庫溪及其支流則向東流匯入秀姑巒溪。其中八通關附近,可見因陳有蘭溪激烈向源侵蝕作用而形成的金門峒大斷崖地形景觀,崩塌地不斷發育結果使陳有蘭溪與荖濃溪之分水嶺往南移動,未來將造成荖濃溪源頭被襲奪之景象。
此外,高山地區因地勢起伏,豐沛的雨水常滲匯於凹地,若凹地下方為頁岩層等較密緻的 不透水岩層,即集匯成高山湖泊。中央山脈的大水窟、塔芬池、嘉明湖,南橫的天池均是。這這些湖泊是登山者的良泉,由於其集水區僅限於四週的高地,一旦遭受污染即難以恢復,是最脆弱的生態體系,需特別小心的維護。
大水窟
楠梓仙溪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