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是臺灣唯一原生熊類
動物,兼具重要之生態角色及保育功能。由於受棲息地破壞及各項人為干擾活動等影響,族群目前多侷限於人類活動較少的山區,玉山國家公園為目前國內唯一已知臺灣黑熊高密度族群的代表。瀕危熊類的保育工作除了仰賴長期持續的研究調查之外,還須妥善落實經營管理策略,以及獲得大眾對保育的支持基礎。本計劃內容包含(1)臺灣黑熊捕捉繫放及人造衛星追蹤、活動範圍與棲息地利用分析;(2)公民科學家培訓與協力參與園區中大型哺乳
動物族群監測;(3)有熊出沒資料庫及通報系統;(4)臺灣黑熊保育教育宣導;(5)臺灣黑熊經營管理培力。
本計畫藉由捕捉繫放和人造衛星追蹤技術,分析玉山國家公園6隻雄性臺灣黑熊活動範圍與棲地利用模式,同時進行相關形質測量、健康檢查與遺傳分析。以最小凸多邊形法(minimum convex polygon, MCP)計算追蹤的個體活動範圍,面積為21.5 (YNP-BB06)至114.2(YNP-BB04)平方公里不等。以50%核密度估計法計算其核心活動範圍,面積為0.03 (YNP-BB06)至10.6(YNP-BB02)平方公里。以 95%核密度估計法計算其活動範圍,面積為6.6 (YNP-BB06)至30.6(YNP-BB02)平方公里。於棲息地選擇上,活動於瓦拉米步道樣區(東部園區)臺灣黑熊多利用中低海拔的區域,顯著低於楠溪林道樣區(西部園區)的黑熊利用海拔。東部園區追蹤黑熊個體之植被利用類型以闊葉林比例最高(82.9%),其次為人工次生林(9.9%)。西部園區黑熊植被利用類型針葉林(31.4%)和闊葉林(31.0%)比例相當,第三為針闊葉混淆林(17.1%)。
本計畫於2019年培訓34位民眾成為公民科學家志工,參與本計畫中野生
動物相對豐富度自動相機監測,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共計有152人次(261人天)參與田野調查工作。總共回收自動相機照片288,519張,從中進一步篩選出有效照片紀錄18,460筆,並辨識其物種。公民科學家亦參與相片物種辨識工作,辨識成功率之平均數與中位數隨著辨識次數增加而有提高的趨勢,最後一次辨識作業,正確率之中位數已高達94%,可見透過完整培訓的志工,辨識物種已有一定的水準。自動照相機監測樣區為八通關越道線東段鹿鳴步道至抱崖山屋沿線,為期兩年的監測共記錄到79筆臺灣黑熊出沒有效照片紀錄,兩年OI值分別為0.2和0.4相對豐富度最高的區域。物種中出現頻度最高前三者為臺灣山羌(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以及臺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ei)。
本計畫蒐集了2017年至2021年玉山國家公園與鄰近地區,目擊或發現臺灣黑熊蹤跡的紀錄,共收集得70筆通報紀錄,包括目擊23筆、痕跡21筆、自動相機紀錄11筆、人熊衝突事件7筆、救援5筆、死亡案例3筆。目擊與痕跡紀錄中,有38筆為民眾提供,其中29筆資料來自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熊出沒通報平台,足見民眾具有提供黑熊出沒訊息的潛力,故建議持續推廣民眾自主通報,有系統地整理黑熊出沒紀錄,鼓勵民眾參與並達增益研究和經營管理之效益。
於提升臺灣黑熊保育教育推廣量能上,本計畫期間舉辦了玉山國家公園鄰近社區講座3場、民眾科普講座5場(其中4場線上講座)、保育教育培訓課程4場、戶外導覽活動2場。這些活動透過多元方式針對不同對象分享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研究和保育成果,藉這些宣導活動提升民眾對臺灣黑熊和玉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的認識,以及對於相關保育和經營管理政策的支持。
為持續提升國家公園之於臺灣黑熊之保育效能,本計畫於2019年舉辦「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保育教育及經營管理工作坊」,由相關管理單位人員、專家學者和資深志工等盤點過去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保育及經營管理之優劣勢,再以臺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2012年)為依據針對經營管理架構和策略進行討論和交流,討論成果遂延伸為後續核心工作小組會議討論基礎,研擬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保育目標與行動策略。本計劃也根據過往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相關研究調查結果,提供階段性臺灣黑熊保育和經營管理建議,後續其部分內容並列入玉山國家公園第4次通盤檢討計畫書內,作為管理施政的重要依據。